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投稿:news@jxwmw.cn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文明网  >  专题频道  >  推动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乡风  >  移风易俗_新乡贤  >  身边好人

“江西好人”吴晶珍:农村留守孩子的代理“妈妈”

2022/08/08 11:18   作者:任娟 杨小军  编辑:邓望   来源:上饶日报
吴晶珍辅导学生做作业

  吴晶珍是横峰县港边中学的一位语文教师,她曾先后荣获“园丁奖”“优秀党员”“优秀教师”“三八红旗手”“最美教师”“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巾帼标兵”等光荣称号。吴晶珍34年“坐镇”班主任之位,化身代理“妈妈”,为农村留守孩子撑起了一片天。近日,她荣获爱岗敬业类“江西好人”。

  当好“管家” 爱心引路

  1988年,刚参加工作的吴晶珍任职的第一所学校是港边小学。谁也没想到,看着瘦小的吴晶珍一站在课堂上就似乎充满了能量与热情。“第一次站在讲台上,当孩子们都看着我时,我也很紧张。教学的第一个重担就是要当班主任。”回想起生平的第一次,吴晶珍不好意思地笑谈道,“说是班主任,其实就是‘管家婆’。”上课、起立、坐好,课堂上先举手再回答问题……一年级的孩子,什么都得教。

  启蒙教育,充满新奇与梦想。小小的农村孩子心思单纯,他们能想到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他们常问:“老师,长大以后我能去县城吗?”吴晶珍总是回答:“是的,不光县城,好好念书,你们还能去往更多更远更好的地方……”“从那时开始,我就想着,要做一个合格的老师。”虽然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合格的老师”,做起来却并非那么容易,吴晶珍一直平静地坚持着。

  由于教师资源不足,农村中学往往从小学当中挑选出优秀的教师进行教学。多年后,吴晶珍被港边中学选中,然而当时的吴晶珍想的全是她的学生,那时正值她带的第三届学生,为了不影响孩子们学习,吴晶珍表示无论如何要带完这一届学生。所以她在港边小学一教就是15年,整整三届。

  代理“妈妈” 爱不缺席

  横峰县港边乡是务工人员大乡,村里的人大都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多,家庭教育缺失,中学住校生也多,吴晶珍就成了他们最可靠的亲人。学习上有困难,不会做题,找她;生病不舒服,买药看病,找她;衣服洗不干净,找她;吃饭没钱了,也来找她。吴晶珍就像一个代理“妈妈”,事无巨细地操心着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

  而为了让孩子们随时可以找到她,原本家在县城的吴晶珍并不像其他老师一样每日回城,而是在学校安起了家。早上6:00起床,6:30到宿舍叫孩子们起床,早读、上课、午休、放学……一直到晚上22:30查寝,吴晶珍的日子就这样一成不变地在学校度过,风雨无阻,热情不减。

  “什么事做多了也就有了经验。”吴晶珍自我打趣地说道。从教34年,她当了34年的班主任,从未间断。这也练就了她一双敏锐的眼睛,养成了一颗细微的心,能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和存在的异样,并及时纠正、教育、培养。“我见过的学生够多了,但吴老师就是有这种魅力,再头疼的学生到她班上都会变乖。”“吴老师就像护着自己的孩子一样护着我们,无论成绩好坏,她从不觉得我们有什么不好,我们自然也会做得更好。”“吴老师还经常会到宿舍来看一看我们,有时辅导会儿功课,有时就只是聊一聊,有她这样的‘盯人’政策,我们根本没有机会犯错呀。”说起大家对吴老师的看法,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道。

  以校为家 爱之无悔

  “教学无小事,育人需精心。”这是吴晶珍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吴晶珍操心的事太多,不光是工作日,周末她都常常留在学校:住校生的吃喝拉撒、留守学生的关爱、懵懂学生的教育、每一天的“三检”……每一样她都亲力亲为,把所有的热情和关爱都倾注在了这些孩子的身上。

  30多年以来,吴晶珍为了让辍学的孩子返回校园,她走遍了港边乡的每个村落,她甚至挨过游戏室老板的辱骂,忍受过学生家长的误解,吃过无数次的闭门羹。但是她带过的学生,一个都没少,一切对她来说就只有一个字:值!

  2015年,吴晶珍的丈夫颜懿患病接受治疗,70多岁的老母亲和刚出生的孙女都需要照料,在她的劝说下,让同为教师的丈夫申请来到港边中学教书,随后又将母亲和孙女都接到了港边,只为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们。节假日,夫妻俩经常一起家访,相扶相持的背影成了山乡一道靓丽的风景。

  34年的教学生涯,有人曾经问她,是否想从事别的工作?是否想调到县城去?她的回答是:“我从没想过要离开讲台,离开学生,他们早已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是他们充实了我原本简单的生活。”从站上讲台的那天起,吴晶珍发现:学生和课本早已融进了她的生活、融入了她的生命。正是对教育事业执着的爱,让她留在了农村的讲台上,无论条件有多艰苦,她都毫不退却。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文明江西(wenmjx)"和官方APP"文明江西"。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意见建议 | 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294号
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明办 主管 | 江西日报社 主办 | 举报电话:0791-8684777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证号:1409348 赣ICP备0810000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6120170003 赣网文[2021]1463-016号
出版许可:新出网证(赣)字0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B2-200700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3612008001
新闻投稿:news@jxwmw.cn 文明创建投稿:jx-wmb@163.com
  • 客户端
  • 官方微博
  •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