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贡献青春力量,提升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7月16日至7月30日,南昌大学人文学院13名师生与3名瑞金籍“圆梦南大”项目受助学生组成的南昌大学人文香樟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在指导老师胡邦宁、温兆光带领下,前往瑞金市开展了为期15天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实践活动分为推普脱贫攻坚、文化保护与传承、青少年心理守望三大板块,累计开展11场次。
队员合照
青少年心理守望
服务队在带队老师胡邦宁、温兆光的带领下,前往上阳路社区上阳书院开展了面向留守儿童的“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主题宣讲活动。主讲队员以“积极情绪”为切入点,向孩子们讲解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以及如何处理青春期的亲子关系。
宣讲是知识的传递,也是爱心的传递。“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主题宣讲活动是本次暑期文明实践的第一站,也为团队后续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基础和借鉴。
用爱浇灌,用心推普
推普脱贫系列活动是人文香樟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结合自身专业与学院优势开展的特色活动。
队员通过在上阳路社区周边开展经济情况调研,了解当地居民的经济状况与生活质量。随社区工作人员一道,先后探访11家社区贫困户,为他们送去了米、油等慰问品。
队员为贫困老人送上慰问品
随着调研走访的进一步深入,队员们再次走进社区,进行普通话调研。通过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从多个方面深入了解居民对于普通话的熟悉程度和使用情况。并在南昌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上阳路社区工作人员的配合下,于上阳书院开展了普通话课堂活动,为孩子们送去普通话资料、书包、文具等学习物资。
推广普通话课堂
寻根瑞金,文化探源
追忆往昔峥嵘,承续文化信仰。队员们分成两队来到上阳路社区回访退休老党员,听她们讲“立足岗位,无私奉献”的故事。志愿者们围坐在老人身旁,一起追忆峥嵘岁月。
队员们听老人讲述党员故事
受到故事的激励,主讲人刘思远“现学现用”,结合自身专业为孩子们带来一场“翰墨”毛笔书法课堂。从理论到实践,现场飘着淡淡的墨香,孩子们沉浸在书法世界中,书院瞬间充满着浓浓的书卷气。
书法课堂
为了更深入地进行爱国教育,实践队队员们前往革命圣地红井、叶坪,重走革命路。“吃水不忘挖井人”,红井围着许多游客,队员们也纷纷上前,用桶多次尝试,终于打上了半桶水。烈日虽盛,井水却甜。而党旗下庄严的宣誓则是队员对国家责任与担当的郑重承诺。
感受革命文化精神
红色文化的传承,大至国,小至家,合起来,便是“国家”。步履不停,7月30日,四名瑞金籍队员前往上阳路社区杨氏宗祠群探访,追寻百年文化。在询问中得知,杨氏家族在瑞金这片土地上生活了九百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能说无人知晓?”的“四知却金”是杨氏一族的家训,也成为千古流芳的佳话。
了解宗祠文化
如今,这里已成为上阳书院,千年传统积淀融合,雄浑浓重的文化必将从这座祠堂中走出去,走向未来。
半个月的时光飞梭,队员们过得无比充实。在这里,队员们带孩子们领略文化的熏陶与洗礼,为老人们送去力所能及的帮助与关心,通过走访与学习挖掘历史长河里静躺的文明,重新拾起一段岁月、记忆……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首先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魅力和时代风采。”承红色基因,续文明新风,南大人文学子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