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投稿:news@jxwmw.cn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文明网  >  文明博客

希望工程 以教育启赋未来

2019/11/27 14:38   作者:朱亚楼  编辑:陈晗子   来源:中国江西网

  今年是希望工程实施3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寄语希望工程。他指出,在党的领导下,希望工程实施30年来,聚焦助学育人目标,植根尊师重教传统,创新社会动员机制,架起了爱心互助和传递的桥梁,帮助数以百万计的贫困家庭青少年圆了上学梦、成长为奋斗在祖国建设各条战线上的栋梁之材。希望工程在助力脱贫攻坚、促进教育发展、服务青少年成长、引领社会风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华社11月21日)

  希望工程是爱心“播种机”,把爱的种子播撒在神州大地。希望工程是爱心汇集的“蓄水池”,积少能成多,聚沙能成塔,涓涓细流终能汇成滔滔江河,希望工程把“小爱”汇集成为“大爱”。据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在慈善公益机构中,希望工程接受的捐款总数量可能算不上是最大的,但向希望工程捐款的人数却是最多的。三十年来,为希望工程捐过款的人不计其数,更为令人感动的是绝大部分捐赠者是收入不高的工薪阶层。具有扶危济困、扶弱济贫优良传统的中华儿女,从自己并不富裕的口袋里,甚至是从牙缝里抠出的节余中拿出钱来捐给希望工程。这正是“慈善的不是钱是心”的真实写照。希望工程是爱心传递的“接力棒”。希望工程的资助,不仅使贫困孩子获得了学习的机会,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更重要的是,社会的爱心,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播下了爱的种子,点燃了爱的“星星之火”,使他们成为传播爱心的使者,把希望工程变成了一项没有终点的长跑接力赛。第一个受希望工程资助的张胜利、“大眼睛”苏明娟等许许多多受希望工程资助完成大学学业的受助者,都成为希望工程的志愿者,以他们的实际行动继续着爱心的传递。“我是希望工程的受益者,我有义务”是众多受益者的心声。

  希望工程是教育公平的“调节器”,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享受到教育。教育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着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教育应当以人民群众为本,人民群众以他们的劳动创造了教育,教育属于人民群众。“人民教育”是最公平的教育。我国的教育是人民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要保证人人有学上。“确保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是前提和基础,让每一个人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懈追求。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因经济发展落后,国家对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1989年10月,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开始实施希望工程,其宗旨是,根据政府关于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方针,以民间的方式广泛动员海内外财力资源,建立希望工程基金,资助贫困地区的儿童继续学业,改善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促进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援建希望小学与资助贫困学生是希望工程实施的两大公益项目,这两大公益项目的实施,弥补了政府教育资金面向贫困农村投入不足的“短板”,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对于实现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教育给人以希望,希望工程以爱启迪心灵、以教育启赋未来。三十年来,人们用爱心托起了希望工程,将爱播撒到无数贫困孩子的心里,点燃了他们的希望之光;希望工程又唤起了人们的爱心,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的希望工程依旧努力推动教育公平,让每一位贫困学子都享有平等优质的教育资源!用教育托起中国梦!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文明江西(wenmjx)"和官方APP"文明江西"。

 


老父亲一举动“让他永存”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意见建议 | 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294号
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明办主办 | 江西日报社 承办 | 举报电话:0791-8684777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证号:1409348 赣ICP备08100009号
出版许可:新出网证(赣)字0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B2-200700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3612008001
新闻投稿:news@jxwmw.cn 文明创建投稿:jx-wmb@163.com
  • 客户端
  • 官方微博
  • 官方微信